调查!广州芳村“金融茶”又爆雷了:一片茶叶摇身一变成金融工具,投资者亏惨,究竟谁在获益?  第1张

  华夏时报记者 胡梦然 深圳报道

  广州芳村再现“金融茶”爆雷。

  近日,主营普洱茶的泛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发布一则《关于重组公告》的通知,称经董事会及核心经销商商议将公司进行债务或股权重组,并将原因归咎于遭受各种谣言攻击导致市场不稳定,造成公司大量资金被限制。

  这一通知被视为泛茶“崩盘”的宣告,浇灭了渠道商、投资人最后一丝希望。事件不断发酵,网络上流传开的一段视频显示,8月7日,泛茶的研发中心围满了密密麻麻的经销商及散户投资者,办公室墙面被砸出大洞,现场“还钱”的声讨不断。

  泛茶此次涉及的未兑付资金规模巨大。一名在泛茶维权群内的投资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大概未兑付的金额有上百亿元。”

  “金融茶”崩盘不是新鲜事。去年12月,广州芳村“昌世茶”爆雷,多名投资者聚集在门店讨要说法。相同的故事在8个月后再次在广州芳村上演,不同的只有茶品牌的名字。

  “在广州芳村,深圳、东莞等地的一些茶城,炒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深圳市茶行业同业公会创会秘书长张明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融茶”甚至出现像A股一样的电子盘,而普洱茶新茶上市,炒茶客们甚至将其称为“发行”“发售”。

  “参与这类投资的人实在太多了,芳村近万家茶商可能20%—30%都有参与,深圳、东莞的茶商中也有近5%—10%在投资金融茶。”张明强透露。

  一片茶叶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金融工具?“金融茶”炒作又是谁在获益?

  当“茶叶”不再是“茶叶”

  此次涉事的“泛茶”成立不到三年时间,其主体泛茶控股(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

  一家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的茶企,怎样操盘起一个上百亿元的投资?

  官网介绍道:“泛茶,萌芽于2015年,2021年底正式推出,是一家以老茶为核心产品的茶企。”不到三年时间里,泛茶便在全国开设了约500余家经销商门店,几乎每两天开出一家新店,扩张迅速。

  一边是加速拓张,一边是不遗余力地宣传。据了解,泛茶的广告曾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巴黎春天百货步行街。董事长郑朝根更是喊出泛茶“要做中国的奢侈品茶”的口号。

  “泛茶的运作从一开始就投入了大资本,没有大的资本运作是转不起来的,有人估算,这个盘子第一年光用在宣传广告上的投入就达到了两亿元。”张明强指出,“大量的广告营销让投资人觉得公司实力雄厚。其茶产品的价格一路狂飙,前期有投资人拿到高额的回报,且三年下来没有风险拖延兑付。虽然有人心知肚明这是一个赌局资金盘,但认为自己只要不赚最后一波的最后一个铜板,就能全身而退。这样的心理让投资者越来越多,投资的金额越来越大,直至崩盘。”

  据了解,在“金融茶”炒作中,品牌方负责新品研发、发售,经销商、渠道商组织客户购买后,交易平台承诺到期回购,并给予高息,轮番操作下,价格不断被炒高。泛茶一款产品“2021 屹起”的发售价为12000元/提,一度被炒至61万/提。

  《华夏时报》记者在一名茶商的朋友圈见到一条宣传泛茶茶饼的小视频,背景音乐用振奋人心的拍卖声喊着:“320万!380万!450万!480万成交!”

  “‘金融茶’是如何炒作的?比如你买茶花2万元,我承诺40天后给你返利5000元,40天到期后你拿回2.5万元,你可以再投进。”茶行业从业人员艾女士(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融茶’本质就不是茶。它从一开始的普洱茶增值,到后来不需要现货交易,再到现在以卖茶叶为由头进行投资。按这个逻辑,你也可以卖郁金香、卖牛奶,大家要的不是茶叶本身,而是高收益。”

  据了解,在“金融茶”交易中,买家通常拿到的是流通码、提货单,而非茶叶现货。因不是现货交易,有人便进行“做空”操作:如投资者购茶之后,其“上家”可以不进行购买货品,即不兑换流通码,让现金在自己手中流转,到期之后再兑付给“下家”们。而一旦崩盘,“上家”就可以打着低价回收的旗号,以1折或2折的价格回收“下家”手里的所谓货品。

  “在广州芳村,深圳、东莞等地的一些茶城,炒茶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张明强指出,“金融茶”已经是茶商茶贩们必须钻研的学问,早在三年前,甚至出现像A股一样的电子盘,每一款金融茶都有了实时的涨跌曲线图,可以随时打开观察、交易。普洱茶新茶上市,炒茶客们都叫“发行”“发售”。

  张明强指出,每一款新“发行”的茶,头两个月小试或能赚到一点点,而当一款茶的价格被发行庄家拉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价时,就开始慢慢出货,有的采用一下子暴跌的手段。如去年底的“昌世茶”,一天内暴跌90%,这让参与投资者猝不及防,无人接手,只能烂在自己手里。这些所谓的茶成本可能只有100元,但投资价却要20000元甚至更高,价格暴跌后让庄家回购,则又回到了100元。“若这样的盘子没有监管,任凭庄家炒作,大起大落,到最后全是一地鸡毛。”他说。

  “茶叶”应该只是“茶叶”

  “金融茶”炒作是谁在获益?

  张明强指出,炒茶没有赢家。“茶农赢不了钱,加工厂家赢不了钱,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赚不到钱,只有发行的品牌方,也就是手拿‘茶票’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今年6月,为严禁以“金融茶”“理财茶”等名义违法炒作销售茶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茶叶市场价格秩序稳定,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茶叶市场价格行为的通告。当中指出,不得宣传茶叶具有金融属性,将茶叶混淆为金融产品进行违法炒作销售。要求各茶叶相关经营者及行业协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加强价格自律,让茶叶价格回归价值本身。

  去年12月6日,广州荔湾也曾发布微信公众号发文提醒投资者需谨记,炒茶并非投资博弈,而是高风险“赌局陷阱”。

  张明强表示:“茶叶是农副产品,是再生作物,应该让其重归平静,重归品饮,重归老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本来面目。”

  广州芳村聚集着大大小小近万家茶商,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和集散地,芳村多年来有着“全球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芳村”的响亮名头。“像这样一个大市场,年销量可以达到千亿元级的庞然大物,茶商们却除了参与‘金融茶’炒作之外找不到更好的盈利模式,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张明强说。

  他分析指出,当下实体店铺经营困难,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出口受阻。而内销基本是小商小贩式的经营,由于店租成本居高不下,人员开支不降反升,逛街买茶的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店铺生意主要来自方圆十公里内的消费者。为此,拓展消费边界显得十分必要,只有通过利用互联网做线上生意,线上线下联动,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线上慢慢培养自己的客户,运用差异化经营,薄利多销,建立品牌,坚持诚信来吸引消费者,这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做亚马逊、抖音海外版TikTok等国际线上平台,但线上生意的竞争也很激烈,很多人开惯了实体店,直播网店不一定做得好,建议可以采用十家二十家商户抱团联营,聘请专业人员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