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时令进入收获期,各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来到了值得梳理分析的重要节点。
9月13日晚间,中国平安披露了保费收入,今年前8个月,集团旗下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为2110亿元、3846.29亿元、128.12亿元和122.65亿元。上述四家子公司合计保费收入为6207.06亿元,同比增长7.64%。上述数据表现在已披露保费的上市险企中领先。
在去年保费收入高基数的基础上,平安寿险和产险在8月单月均同比实现了双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平安寿险更是同比大幅增长38%。从这种强劲的业绩走势不难看出,在当下宏观环境震荡调整期,中国平安的经营韧性充分凸显,并已迎来了业绩稳健增长的“破晓”时刻。展望后市,随着居民对保险配置需求的稳定增长以及预定利率下调下的产品结构优化,中国平安的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
多因素助力
平安寿险、产险单月均获双位数增长
在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新业务价值大幅改善的背景下,中国平安寿险和产险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在8月份也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
从前8个月表现来看,平安寿险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3846.29亿元,同比增长约9.1%;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2110亿元,同比增长约5.3%。
从8月单月表现来看,平安寿险保费收入约为418.26亿元,去年同期为303.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平安产险保费收入256.41亿元,去年同期为227.97亿元,同比增长超12%。
作为中国平安业绩贡献的最大“压舱石”,平安寿险和产险板块的双双大幅增长,既有外部环境的“助攻”,也得益于自身“内功”的扎实。
从外部环境来看,尽管去年保费基数较高,但居民对保险产品的配置需求仍然稳定,特别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和理财产品收益率降低的情况下,保险产品成为一种相对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
今年8月初,金融监管总局下发文件,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
预定利率下调的风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市场对于保障型产品的关注。在国债、银行存款利率等其他投资产品收益率不断下降的当下,保障型产品在居民的财富配置清单中的份量更显厚重。
短期来看,在旧产品停售前,居民对储蓄险的需求会迎来一波集中释放,进一步提振新单保费增速。在旧产品停售后,尽管部分需求提前透支可能导致新单保费增速承压,但新业务价值率可能会受预定利率下调的影响而有所改善。
而从保险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来看,近年来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持续承压,降低负债成本是资产负债匹配的内在要求。长期来看,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人身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有利于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和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从中国平安自身的“内功”来看,从两年前开始,中国平安就开始了寿险业务多元化渠道的改革。寿险销售逐渐从过去的单一代理人渠道,扩展为如今的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和社区网格渠道。如今,中国平安保险代理人团队已经实现了高质量、高素质、高产能的“三高队伍”转型,代理人增员率也已经逐步好转,人均产能大幅提升。
从新业务价值率(NBV MARGIN)角度来看,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该指标上升6.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的13月和25月保单继续率分别提升了2.8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长势头意味着公司核心业务品质的提升,为公司接下来的利润稳健增长夯实了基础。
保险“国十条”3.0版出炉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定调
评判一家公司的好与坏,既要分析其内部的经营数据,也要看到其所处行业及赛道的前景。保险业作为深度链接国计民生的重要金融业态,近年来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责任和使命。
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围绕严把保险市场准入关、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险业风险、提升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水平、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化保险业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10条举措,进一步明确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上述10条举措被行业内称为“国十条”3.0,新“国十条”不仅为保险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标志着保险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综观近年来,中国平安在战略改革方面的诸多举措,无不与新“国十条”相呼应,彰显了龙头险企的前瞻和战略格局。
新“国十条”提出,保险公司要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如巨灾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这与当前中国平安的战略发展方向高度融合,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将其战略布局深化升级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在医疗养老方面,中国平安拥有10余年保险及医疗行业运营管理经验,创新推出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将线上、线下医疗养老生态圈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
新“国十条”提出,鼓励保险公司利用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服务效率和产品创新能力。这与中国平安的科技战略不谋而合,多年来,中国平安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AI能力。得益于长期深入聚焦核心技术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掌控,根据2024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排名,平安以1564份生成式AI专利申请数位居全球第二位。截至6月30日,集团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2,185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拥有超2万名科技开发人员、超3,000名科学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紧密围绕主业转型升级需求,运用科技赋能金融业务促销售、提效率、控风险。上半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8.7亿次,覆盖平安80%的客服总量,寿险闪赔平均耗时7.4分钟结案。
此外,新“国十条”还提出了扩大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意见,在中国平安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路径中均能一一寻得踪迹。
在时代的洪流中,万物有起伏也有上升。只有坚守,才能迎来“破晓”时刻。从疫情三年,到宏观政策调控,从保险业阵痛承压,到如今新“国十条”的出炉。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中国保险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聚焦“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展望未来,中国平安的发展战略正在深度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度锚定。随着居民对金融服务和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平安必将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服务民生保障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投资者而言,在当前保险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的当下,属于中国平安的“破晓”时刻已然到来!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