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11月1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房票安置“房源超市”的通告》,为进一步落实广州市房票安置政策,充分拓宽被征拆户的安置选择面,保证被征拆户有能够均等享受与商品房同样居住质量的机会,将所核发的房票可购买的房源范围扩展至广州全域范围内可售的新建商品房。

  这也意味着,未来除天河区以外,广州其它区域的房票均可实现全市通用的功能,被拆迁人将不仅仅局限于在所在区域的范围内选房,还可以根据需求在市区内的其他区域灵活选择进行购房。

  据界面新闻查询“阳光家缘”网最新数据,目前广州全市有超过300个新楼盘对外销售,这些楼盘均已加入“房源超市”行列。

广州发布房票安置新政,全市新房都参与,利好楼市“回稳”势头  第1张

  “房票”是一种创新的征收安置方式,指被征收人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征收人(区政府)出具给被征收人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目的是补偿拆迁户的购房需求。

  根据官方解读,“房票安置”是对现有货币补偿和实物安置模式的一种补充形式,其功能类似与1950年代-80年代的粮票和布票。

广州发布房票安置新政,全市新房都参与,利好楼市“回稳”势头  第2张

  房票持有人或其直系亲属可以用房票购买纳入“房源超市”的商品房,购房时,购房人需优先全额使用房票支付购房款,再补齐差额部分。

  “房票”的实践不仅拓宽了政府的安置渠道,满足了被征收人的差异化需求,从长远意义来看,还有利于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助力楼市“去库存”。

  从去年开始,广州便开启了对“房票安置”的探索之路。

  2023年10月,《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和《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明确提出要“优化成本核算与征拆标准,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

  进入2024年以后,广州加速了“房票安置”相关政策的出台。

  今年1月5日,广州在荔湾区开出首张房票;4月18日,黄埔区试点发放全国首张“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的城中村改造房票;9月28日,天河区又发出了广州第一张市区联合的“跨区通用”房票。

  “此次将房票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广州全市,能提高供需匹配度,有利于增加房票应用场景”,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界面新闻表示。

  从政策发布背景来看,在当前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基调下,中央对于控制增量、盘活和优化存量的管理思路愈加清晰。

  10月17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

  倪虹指出,货币化安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主选择房型、地点等要求,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不需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此外,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在当前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而对于按城中村改造来说,通过“房票安置”消化现有房源,而不是建设新增的安置房,这便是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即将安置需求与存量去化结合起来。

  作为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城市,目前广州市区待改造的规模十分巨大。

  据《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数据显示,广州城中村旧改名单涉及155平方公里、272条城中村、共289个改造项目。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压力也很大。中指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广州市新建商品住宅可售库存面积达1317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21.7个月,库存面积及去化周期仍位处于历史高位。

  “若采取传统的回迁安置,不仅对改造主体的资金规模要求较高,而且也不利于盘活存量、去化库存。特别是在回迁房建设规模大、周期长的情况下,如果商品房价存在不确定性,改造主体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和资金平衡的压力就非常大。采取‘房票’安置的政策,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李宇嘉指出。

  不过,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广州的“房票安置”未来能否大规模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不仅源于村民、开发商与政府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还深受商品房市场的走势、评估价格合理性以及供应房源的质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市中心区域的城中村改造,腾挪安置的压力很大。这些城中村由于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聚居,并催生了众多相关产业链及从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和违法建筑较多,改造难度较大,并且村民们对于“房票安置”的接受程度也不高。

  “接下来街道、社区等加大宣传的力度,让被拆迁户认识到,过去高额的补偿不可持续,继续坚持的话造成的是各方共输的解决,从而达成‘房票安置’的共识。同时,也建议政府能在税收减免、房企能在项目让利上做一些政策扶持,这样也能提高房票的接受度”,李宇嘉表示。